论坛 贴吧 微博
微信
图片

扫一扫关注微信

一场比赛6次慈航!服战队都防不住的慈航套路

作者: 2022-02-23 字号:

原文地址:

  慈航普度,作为战斗中的翻盘神技,在战斗中施放一次足以改变战局。有这么一支队伍,他们在刚刚结束的武神坛群英组比赛中,一场战斗中连续使出6次慈航普度。按理说一次慈航就应该引起对手的警惕,但他们又是运用怎样的打法套路“屡屡得手”?

  今天灵儿和大家回顾一下这场极为精彩的武神坛半决赛,看看他们是如何连续6次慈航的吧~(本内容由玩家投稿,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,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进行讨论)

 

武神坛半决赛

山清水秀  胜  降龙伏虎

  观战方:山清水秀

  阵容搭配:月宫+小雷音+方寸+普陀+化生

  阵法:雷绝阵

  对战方:降龙伏虎

  阵容搭配:月宫+方寸+女儿村+普陀+化生

  阵法:鹰啸阵

  双方皆为混服知名队伍,无论是打法风格,还是阵容配置,双方相对知根知底。

  也正是由于这点,山清水秀代表队在阵法、人物加点上都下足了功夫。雷绝阵抗封最大化克制对战方双封体系,双输出宝石携带神秘石,放弃速度属性,换取更高的抗封属性。

  可以说山清水秀面对对手做足了准备,但在这种准备下,降龙伏虎代表队又是怎样施放6次慈航普度的呢?

 

第1次慈航

比赛15回合

  第一次慈航的伏笔,要从第10回合观战方封杀对战方方寸开始。

  第10回合,观战方在清宠初见成效之时选择了对人物发动进攻,通过封杀的方式将对战方月宫击倒,随后第11回合对战方化生使用一元复始复活倒地月宫。

1

  在前排召唤灵不足,且化生休息的情况下,观战方满层伤害buff的月宫开启了收割模式,月影摇光刀刀到肉全程打出3000+伤害,配合小雷音的一念成佛,对战方顿时血量见底,人物的生存岌岌可危。

2

  通过后续几回合的压制,对战方多人倒地,也是在这种情况下,对战方女儿村开启第一次慈航,成功将倒地队友复活至健康状态。

3

 

第2次慈航

比赛21回合

  与第一次必须慈航不同的是,第二次慈航更多是策略上的需要。对战方虽然在15回合成功将局势挽回,但整个比赛节奏依然陷入观战方的节奏中,第20回合,对战方化生被封、方寸残血、月宫倒地,局势依旧不容乐观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为保证月宫成功复活和化生顺利出手,对战方方寸选择慈航普度复活倒地月宫,通过普陀的波澜不惊确保方寸的生存,再度将劣势的局势扳了回来。

4

 

第3次慈航

比赛33回合

  第三次慈航应该是本场比赛最精彩的双方博弈了。

  观战方通过源源不断地输出压制,使对战方全员被击倒,离战斗胜利似乎仅剩最后的收尾阶段。然而在如此一边倒的局势,对战双方都没有选择放弃。对战方寻找一切能够慈航的翻盘点,而观战方也“袖中藏剑”,避免对战方慈航翻盘。

  第30回合,观战方为防止对战方喝酒慈航,直接一发无尘扇甩到对战方方寸身上。无尘扇的效果是回合结束扣除一定愤怒,在这种限制下,对战方“龟速复活一速,一速喝蛇胆施放慈航”的套路将很难实现。

5

  显然对战方也洞察到了观战方这一“杀招”,第31回合,对战方并未选择慈航,而是选择A拉B,B拉C,C选择施放清心咒解除方寸身上的无尘扇负面效果。双方斗智斗勇,见招拆招,着实让人眼前一亮。

6

  随着清心咒的清除,对战方也再度执行了慈航套路,依靠龟速复活+喝蛇胆酒的方式再度慈航,任凭局势摇摇欲坠,但比赛的悬念仍在继续。

 

第4次慈航

比赛38回合

  随着十几回合的压制,对战方很难再作出反击的手段。第37回合,对战方场上仅剩一只龟速和一只咕噜咕噜,但龟速在场就有希望。由龟速复活倒地方寸后,那个仍在持续的慈航名场面又出现了。

7

  稳定的一速慈航,让观战方即使知道套路也很难克制。随着复活队友的召唤灵补充,比赛的进程仍在继续。

 

第5次慈航

比赛40回合

  接连的方寸慈航,让比赛极具观赏效果,然而后续的操作又让大家学了一招。

  第39回合,对战方的女儿直接喝酒,“明牌”操作要进行慈航,然而女儿村为三速,如此“明牌”肯定会被观战方的2速方寸所针对,在这种情况下,对战方化生直接选择一苇渡江女儿村,保证女儿村的速度优势。

8

  对战方如此操作,再度让慈航成功施放,对战方再度复活三人,让比赛得以继续。

9

 

第6次慈航

比赛41回合

  第6次慈航与之前的慈航思路相似,都是利用“龟速复活一速+一速喝酒慈航”的方式展开。

  虽然对战方再度让人物复活,但观战方群法已经补齐,高额的面害让对战方无从招架,随着场上唯一一只龟速的离场,这场连续6度慈航的大戏也终于落下了帷幕。

  感谢双方为我们带来了如此精彩的比赛,一场比赛6次慈航也足以成为比赛慈航天花板。无论是常见的龟速复活慈航,还是利用一苇渡江的保证二速慈航,这些套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。